有歷史的,傳承下來的東西總是精美的。當時間的軌跡模糊了印象,它們的出現總能喚醒人們塵封已久的記憶。因此,房子的主人愛極了收藏。家里琳瑯滿目的各式舊物件泛著光亮,承載著來自于不同時代的印跡,在午后的陽光下散發著悠閑愜意的味道,隔絕了都市里的嘈雜與忙碌,使人不覺地回到了舊日的時光。
房子的主人是位畫家,擁有豐富、細膩而又浪漫至極的個性,喜愛用畫筆描繪生活中的熱情與灑脫,喜愛以創造藝術作品的態度來裝飾自己的房子。家里的每一處細微變化幾乎都是他經過精心策劃后做出的,整個家似乎更像是他的一件藝術品。家里到處是他從小店里淘回來的舊物件,老式留聲機,黑膠唱片,磨花了的玻璃瓶,舊日海報,年代久遠的瓷器……業主將各種對他而言有意義的東西,用今日的搭配手法重新演繹,以一種更符合自我審美的身姿滿滿當當地擺了一屋子,連干枯已久、早應被丟棄的玫瑰花被業主重新侍弄后,也以一種唯美的身姿合理地出現在居室內,似乎在懷念著往日的美好時光。
業主對家的理解充分尊重了內心的感受,沒有過分的雕琢與裝飾,很多東西都是隨意擺放著,也不經常去擦拭,卻讓它們散發出各自獨特的味道,保持著自然的狀態。與老式鋼琴搭配的椅子,是業主用一把新椅子從街頭理發師傅手里換回來的,木頭早已被業主打磨得細膩光滑,甚至還有一些細小的裂紋。餐桌椅也是業主仿照舊式家具的樣子親自設計后,請人專門打造的。鋼琴上擺放的是妻子六七十年代拍攝的黑白老照片,連燈具也有幾分舊上海的影子。隱約的舊時回憶,比時間慢半拍的真摯感懷,共同營造出居室的懷舊情懷。
房子的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省錢。因為業主本身也是設計師,所以室內的設計大都親力親為,這樣就省下了不少的費用。窗簾是業主在小店買的布,自己做的。沙發背景墻上的燈就是路邊圍墻上經常看到的“球形燈”,買的時候大概是30塊錢一個。墻面上掛的畫或是自己畫的,或是業主翻拍的雜志上的照片,尤其是那些翻拍的照片,都是業主平時翻雜志時看見喜歡的照片用相機拍下來,經過裝裱制作而成。簡單中有獨特的妙處,大家在裝修時可以借鑒一下。
設計亮點:
房頂上“格子”造型很有特色,里面裝上燈。在白天開著燈的情況下,這些燈光照射下來,與陽光非常相像。這時的屋頂似乎是用玻璃做成的,“陽光”透過屋頂照射進來,十分溫暖。與此同時,恰到好處地與畫面上固有的斑斕痕跡相映襯,這些斑斕痕跡又像是陽光照射出來的。燈散發出來的“陽光”正好照射在畫上,很是巧妙。
房子在頂樓,業主充分利用了樓頂的空間搭建了一個陽光房。因為是頂樓的關系,陽光房幾乎和業主居室的面積一樣大,寬敞而明亮。我們去采訪的那天天氣格外的晴朗,走進陽光房頓時覺得無比溫暖。就陽光房的設計而言,業主坦言更喜歡植物本身,并不太介意整體的設計感。眾多的花草非常舒展地生長在這里,花朵和葉片茂密地低垂下來,綠色蔓延在陽光房的每個角落,帶給了主人怡情的享受。
陽光房依然是一室的舊物件。對于業主來說,每件藏品都是一件寶,都有一個故事,都在記憶里占有一席之地,因此很多東西都舍不得丟棄,舊物件越攢越多,只能安置在陽光房里。雖然是無意之舉,卻給陽光房帶來許多別樣的意蘊。陽光充沛的午后,守著一室的舊物件,把玩、沉思、回憶,那些走過的歲月,經歷過的人、事、物,仿佛重現,使懷舊更耐人尋味。除了收藏品與綠植,這里還掛了很多業主的畫作,收藏品與業主的獨特畫作,和諧地組合在一起。
最喜歡業主的一幅畫,畫中艷麗的紅色高跟鞋非常醒目。它是溫暖的,有著某種孤獨的華麗感,如同突然出現的清亮調子與跳動節奏一般,是懷舊中泛著光亮的一抹亮色。懷舊自然是與色彩有關的,頗具風情的藍色、豆青色、綠色、紅色、橘色、紫色能給懷舊帶來更多時髦的意味。
采訪快要結束的時候,業主邀請我們用他收藏的老式留聲機聽了周璇的歌曲,很遙遠又是那么熟悉的聲音。離開這個世界已近半個世紀的周璇一直沒有被遺忘,人們無法忘懷她在銀幕上無邪而甜美的面孔,還有她天籟般的歌聲。透過陽光房射進來的陽光明媚得有些晃眼,使我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。周璇似乎就在臺上,而我端坐在看臺下,開始微笑。
1、青島陽光房2、使用的玻璃的種類青島陽光房 3、青島陽光房
|